99學年度畢業專題
畢業專題指導教師:蕭進銘老師
|
組別
|
學生姓名
|
畢業專題
|
指導教授
|
口試委員
|
1
|
謝依珊、何偉聖
|
淡水清水巖之禮斗法會研究
|
高怡萍
|
蕭進銘
|
2
|
楊凱麟、魏振家
|
淡水真耶穌教會之發展
|
高怡萍
|
高菁敏
|
3
|
馬羽廷、許恕慎
|
雲林縣泉籍移民喪葬中牽車藏科儀研究─以褒忠鄉為例
|
高怡萍
|
熊品華
|
4
|
王孟萍
|
天主教死後世界之研究─煉獄
|
蔡維民
|
高怡萍
|
5
|
譚傳瑛、吳怡均
|
台灣陰廟信仰研究─以淡水沙崙里、油車里為例
|
林志欽
|
熊品華
|
6
|
林以堂、吳貞誼
|
台灣北管子弟團研究─一南北軒為核心探討
|
陳志榮
|
林志欽
|
7
|
賴韻竹
|
湖面上的赫洛卡
|
王鏡玲
|
林志欽
|
8
|
張謹麒、施旻諺
|
淡水行忠堂及其分香廟宇
|
蕭進銘
|
高菁敏
|
9
|
陳淑宜、林佩蓉
|
基督教離教者的探討與分析
|
張雅惠
|
高菁敏
|
10
|
何新力
|
三芝智成堂的沿革及扶鸞儀式調查
|
王榮昌
|
熊品華
|
11
|
郭立偉、郭修文
|
大學生自主發展與宗教選擇行為相關研究
|
王榮昌
|
蕭進銘
|
12
|
尤韋穎、沙造群
|
抽籤行為對求籤者的影響─以萬華龍山寺為例
|
蔡維民
|
張雅惠
|
100學年度學士班畢業專題分組表
畢業專題指導教師:蕭進銘老師
|
組別
|
組員
|
畢業專題
|
指導教授
|
口試委員
|
1
|
賴晏柔
|
《陰陽師─槴子花之女》
|
王鏡玲
|
張雅惠
|
2
|
尤韋潁、沙造群
|
廟求籤行為對求籤之影響研究─以台北龍山寺為例
|
張家麟
|
熊品華
|
3
|
周志衡、董維涵
|
大台北地區當代漢人喪儀的變遷
|
高怡萍
|
熊品華
|
4
|
林家安、周敦甯
|
大學校園內基督教組織活動之研究─以真理大學大學生團契為例
|
蔡維民
|
王榮昌
|
5
|
吳品葳
|
從宗教儀式看台灣廟宇宗教之融合現象─以永蓮寺拜斗為例
|
張家麟
|
蕭進銘
|
6
|
潘書妤、賴蔚駿
|
長老教會與早期北部西式女子教育─以淡水女學堂為研究
|
蔡維民
|
王榮昌
|
7
|
王永煜
|
獵殺女巫與性別歧視
|
陳志榮
|
蔡維民
|
8
|
賴瑩瑜、潘思羽
|
以文獻探討靈魂附體現象─宗教與醫學之差別
|
陳志榮
|
蔡維民
|
9
|
陳建宏
|
斬魔之劍
|
王鏡玲
|
戴華萱
|
10
|
牟宗燿、洪瑞謙
|
台灣月老信仰─以霞海城隍廟為例
|
王榮昌
|
熊品華
|
11
|
林睦凱
|
研究魔法禁書目錄及其世界觀
|
王鏡玲
|
劉亞蘭
|
12
|
劉宗銘
|
大台北地區孚佑帝君信仰─以汐止拱北殿為例
|
王榮昌
|
熊品華
|
13
|
王思雅
|
喪葬儀式中社會關係─以中和何老先生喪儀為例
|
高怡萍
|
蕭進銘
|
14
|
林佳儀、洪逸琦
|
淡水漢人傳統婚俗之變遷研究
|
蕭進銘
|
高怡萍
|
15
|
林易堂
|
台灣肉身菩薩信仰─以汐止慈航堂慈航菩薩為研究對象
|
林志欽
|
蕭進銘
|
16
|
尤啟任
|
同志姻緣神─以永和威明堂兔兒神殿為研究焦點
|
王鏡玲
|
尤啟任
|
17
|
林杰民
|
關渡宮建築之研究
|
蕭進銘
|
熊品華
|
18
|
王立夫、江孟哲
|
明太祖道教政策之探討
|
蕭進銘
|
熊品華
|
101學年度學士班畢業專題分組表
畢業專題指導教師:張家麟老師
|
組別
|
組員
|
畢業專題
|
指導教授
|
口試委員
|
1
|
王玟心、李雯君
|
艋舺龍山寺月老信仰儀式研究
|
高怡萍
|
蕭進銘
|
2
|
劉瑋欣、詹孟樺
|
新埔義民廟研究-2012中元豬公祭典
|
高怡萍
|
蕭進銘
|
3
|
蘇紋毅、曾嘉洲
|
收驚儀式-以三重明德壇為例
|
熊品華
|
高怡萍
|
4
|
李祐丞、王雲蓮
黃郁婷、林君翰
|
福祐宮230週年活動
|
蕭進銘
|
高怡萍
|
5
|
周宜萱、陳冠甫
孫雅渟
|
淡水清水祖師繞境儀式及其意涵
|
林志欽
|
張家麟
|
6
|
黃俊瑋、澤由明
|
寶光建德人才培養-以淡水佛堂為例
|
蔡維民
|
王榮昌
|
7
|
張右人
|
臺北國際教會發展
|
蔡維民
|
王榮昌
|
8
|
陳宜琴
|
世界宗教博物館-生命教育中心探討
|
蔡維民
|
張雅惠
|
9
|
黃柏翔、黃律暐
|
臺灣全真龍門黃龍丹院之行政組織研究
|
熊品華
|
蕭進銘
|
10
|
金世傑、許哲民
黃詳喻、陳冠仁
|
2012淡水清水祖師遶境
|
張家麟
|
林志欽
|
11
|
邱孟涵、劉宣沛
|
宗教系學生對佛教輪迴觀的看法—以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組織管理學系為例
|
林志欽
|
張家麟
|
12
|
何承珊、張潔綺
駱坤佐
|
民眾加入創價學會動機之研究
|
王榮昌
|
張家麟
|
13
|
林毅軒、寇乃迪
|
基督之家發展與變遷
|
王榮昌
|
張雅惠
|
102學年度畢業專題
畢業專題指導教師:蔡維民老師
|
組別
|
組員
|
畢業專題
|
指導教授
|
口試委員
|
1
|
童子庭
|
台灣當代喪葬服制演變之研究
|
熊品華
|
蔡維民
|
2
|
劉子賢
|
台北市立第一殯儀館組織運作之探討
|
熊品華
|
蕭進銘
|
3
|
李靈佳、李宜蓁羅婕貝
|
耶穌時尚(Jesus Fashion):台灣新生命小組教會宣教策略之研究
|
王榮昌
|
陳志榮
|
4
|
林玟均、王韋婷、洪正倫
|
淡水清水巖誦經團之研究
|
王榮昌
|
蕭進銘
|
5
|
吳佳霖
|
宗教團體宣教模式之研究─以慈濟之「好話一條街」為例
|
張家麟
|
王榮昌
|
6
|
莊浩哲
|
從神明會到神殿:台中市豐原鎮清宮立廟過程及其因素之研究
|
張家麟
|
蕭進銘
|
7
|
吳勁緯、陳怡錚
|
宗教行政人員核心職能之研究—以台北市民政局宗教禮俗科為例
|
陳文學
|
張家麟
|
8
|
蘇奕嘉、林彥宏
|
台北義民節「千人挑擔奉飯」之祭品分析
|
高怡萍
|
王鏡玲
|
9
|
田霈筠、張瑜珉
|
財團法人勵馨基金會物資管理之研究
|
高怡萍
|
王鏡玲
|
10
|
施舜元、蕭鴻苓
|
台灣基督教捐獻現象研究—以仁愛長老教會為例
|
蔡維民
|
張雅惠
|
11
|
林正三、連奕捷
|
阿美族豐年祭研究—以貓公部落為例
|
高怡萍
|
蔡維民
|
103學年度學士班畢業專題分組表
畢業專題指導教師:張家麟老師
|
組別
|
組員
|
畢業專題
|
指導教授
|
口試委員
|
1
|
劉宇軒、孫光承、趙溫柔
|
基督教長老教會的社區宣教—以大安教會為例
|
陳志榮
|
張雅惠
|
2
|
張容語
|
異魔科(小說)
|
王鏡玲
|
戴華萱
|
3
|
覃曼琪、周廷璋、林哲豪、張書育
|
宗教儀式行銷:淡水福佑宮個案研究
|
張家麟
|
林志欽
|
4
|
林恩傑、林凱彥、王建鈞
|
基督教會非正式性組織之研究—以台北錫安長老教會短宣隊為例
|
蔡維民
|
王榮昌
|
5
|
林芝妤
|
台灣地區宗教團體稅賦減免之研究
|
張家麟
|
吳景欽
|
6
|
陳柏霖、劉凱文、李振岳
|
臺北市立孔子釋奠典禮變遷之研究
|
張家麟
|
高怡萍
|
7
|
游振翊、陳思豪、陳奕廷
|
土城大墓公之研究
|
熊品華
|
張家麟
|
8
|
張馨云、吳玉芬
|
過火儀式—以大龍峒保安宮為例
|
蕭進銘
|
張家麟
|
9
|
陳宥吟
|
術數在台灣的傳承發展與影響—以合和五術學院為個案
|
蕭進銘
|
王鏡玲
|
10
|
曾玟瑄、邱琬娪、史玲潔
|
北投關渡宮中元普渡儀式
|
張雅惠
|
蕭進銘
|
11
|
徐巧倫、方郁涵
|
真道教會樂團及其音樂效應影響
|
王榮昌
|
張家麟
|